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消费

跨国车企暂停电动业务IPO,是为何?

来源:盖世汽车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2-05 01:55   阅读量:6836   

近日,先后有两家跨国车企暂停旗下电动汽车业务IPO计划。

据彭博社报道,大众汽车集团已决定暂缓其电池部门PowerCo的首次公开募股计划。而在同一时间,雷诺也取消了电动汽车业务部门Ampere的上市计划。

对于IPO暂缓的原因,双方给出的解释类似:电动汽车需求放缓,投资者对电动汽车股票缺乏兴趣。也就是说,电动业务现在IPO的话,估值不会特别理想。无独有偶,国内车企吉利旗下极氪、广汽埃安等新能源品牌的IPO节奏也在放缓。原因同样是市场情绪低迷。

电动化市场需求放缓明显

按照原定计划,雷诺旗下Ampere将于今年上半年上市。

资料显示,雷诺于2023年11月将旗下电动汽车和软件部门Ampere拆分并开始独立运营,计划今年四五月份IPO。日产和三菱汽车将向Ampere投资金额合计8亿欧元。雷诺还表示,到2025年,Ampere的收入将超过100亿欧元。

基于营收预期,雷诺此前希望该业务的估值能够在80亿欧元至100亿欧元之间,接近或持平雷诺百亿欧元的市值。

再看大众集团,2022年其将全球电池业务并入新成立的公司,即PowerCo。PowerCo计划与合作伙伴一起投资超过200亿欧元建设电池厂,以满足每年300万辆电动汽车供应量。

目前,该公司已在欧洲启动了两座工厂的建设,预计将于明年在德国投产,2026年在西班牙投产。同时,该公司在加拿大的第三个工厂也在进行早期工程。

但由于利率上升,2023年IPO市场是十年来最糟糕的一年,使得投资热情骤减。这打乱了两家车企电动部门IPO节奏。

雷诺高管曾表示,雷诺没有计划折价出售Ampere。而大众集团PowerCo因为市场对其大规模生产电池的能力持怀疑态度,影响到估值。

在这样的情况下,两家车企都决定暂缓IPO计划。大众集团表示,公司不再优先考虑出售股份或在今明两年将PowerCo业务上市的可能性。

实际上,投资市场对电动业务投资热情消退,主要还是与市场需求放缓有关。目前,欧洲经济处于疲软阶段,影响到了当地消费者对汽车等大宗商品的消费行为。雷诺指出,2023年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为20%左右,较上一年仅上升了5个百分点。反观中国新能源市场,市场渗透率已达到30%。

有分析师警告大众集团,称其电动汽车的需求并未像预期那样发展。数据显示,大众集团在欧洲市场的电动汽车订单已经从2022年的30万辆降至目前的15万辆。

这也导致PowerCo放缓了电池工厂的建设计划。去年11月,大众集团董事长Oliver Blume表示,由于欧洲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低于预期,该公司暂时不会就第四家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的选址做出决定。

反映到股价层面。比如大众集团,过去一年,大众汽车的股价下跌了1.9%,市值降至约640亿欧元。

现金流充足,撑得起?

至于未来是否会择机IPO,两家车企态度不同。

大众汽车在声明中表示,仍在为“2024年及以后的投资”做准备。对于PowerCo,大众集团愿意“开放资本结构,并继续根据市场环境评估我们的选择”。而且其强调,尽管电动汽车的增长速度没有预期的快,但投资者对PowerCo的兴趣“仍然很高”。

而雷诺集团并未透露过多信息。雷诺高管表示,“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来推动项目的发展,而无需进入股票市场。”“我认为这也是个好消息,因为它本身正在产生足够的现金。”2023年,雷诺在欧洲市场电动车销量为27.03万辆,同比增长 19.7%,在欧洲电动乘用车领域排名第三。

2023年,雷诺集团全年总销量为223.5万辆,实现了9%的同比增长。而且其去年上半年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,较2022年同期增长27.3%。雷诺集团预测,全年盈利将在7%至8%之间。去年上半年,雷诺集团自由现金流高达18亿欧元,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了8亿欧元。

大众集团也保持着不错的盈利能力。仅2023年第三季度,大众集团营业利润就高达53.7亿美元,同比增长14.9%,表现仅次于丰田。大众集团目前净现金流也维持在数十亿欧元的高位。

实际上,电动汽车需求放缓,资本市场投资热情趋冷,是全球所有车企都要面临的问题。

基于此,大众、福特等跨国车企都在调整电动化研发节奏。比如,通用汽车推迟了底特律工厂电动卡车产能扩张计划;福特汽车推迟12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及电池投产项目,将年产60万辆电动汽车实现目标时间由2023年延迟至2024年底;大众集团多次削减德国工厂电动汽车产量……

如此形势下,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再度看衰电动汽车,称电动汽车最多占据汽车保有量的30%。

即便电动化转型节奏放慢,但其规模持续扩大、替代燃油车的趋势不可逆。全球独立分析机构Canalys预测,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增长27%,达到1750万辆。其中,中国品牌将占据78%市场份额。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热门文章